全部
  • 全部
  • 产品管理
  • 新闻资讯
  • 介绍内容
  • 企业网点
  • 常见问题
  • 企业视频
  • 企业图册
图片名称

斑马鱼在环境检测与化学品风险中的作用


基因敲除技术是人为地使靶基因的序列发生碱基对的增添、缺失或替换,引起的靶基因结构的改变,以达到定点修饰改造特定基因的目的。基因敲除技术是反向遗传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技术工具。基因敲除斑马鱼广泛应用于遗传学、发育生物学、细胞生物学、医学、环境毒理学、水产育种学等研究领域。
 
TALEN和CRISPR/cas9技术介导的斑马鱼基因敲除技术服务。如您对条件性基因敲除(conditional knockout)或者基因精细修饰感兴趣,也欢迎您与我们进行详细沟通。
 
  
斑马鱼在环境检测与化学品风险评估中的应用
 
斑马鱼早在 1930 年左右就已经在欧洲用于环境监测。目前 OECD 和 ISO 颁布的使用斑马鱼进行环境毒性测试的相关标准已经有 10 项。2007 年,美国环境保护署(EPA)将斑马鱼技术列入其转化毒理学研究项目 ToxCast TM。中国也已经颁布了使用斑马鱼进行环境毒性测试的 10 项相关标准。
 
ISO-15088-2008
    Determination of the acute toxicity of waste water to zebrafish eggs
 
OECD 化学品鱼类(斑马鱼)毒性测试标准:
    OECD 203(1992)Fish acute toxicity test
    OECD 204(1984)Fish prolonged toxicity test: 14-day study
    OECD 210(1992)Fish early life-stage toxicity test
    OECD 305(1996)Bioconcentra-tion: Flowthrough fish test
    OECD 212(1998)Fish short-term toxicity test on embryo and sac-fry stages
    OECD 215(2000)Fish juvenile growth test
    OECD 229(2009)Fish short-term reproducti-on assay
   OECD 230(2009)21-Day fish screening assay:A Short-Term Screening for Oestrogenic and Androgenic Activity, and Aromatase Inhibition
    OECD 236(2013)Fish Embryo Toxicity (FET) Test 
 
中国化学品、环境鱼类(斑马鱼)毒性测试标准:
    GB/T 13267-1991 水质 物质对淡水鱼 (斑马鱼) 急性毒性测定方法
    GB/T 21281-2007  危险化学品鱼类急性毒性分级试验方法
    GB/T 21858-2008  化学品 生物富集 半静态式鱼类试验
    GB/T 21800-2008  化学品 生物富集 流水式鱼类试验
    GB/T 21806-2008  化学品 鱼类幼体生长试验
    GB/T 21807-2008  化学品 鱼类胚胎和卵黄囊仔鱼阶段的短期毒性试
    GB/T 21808-2008  化学品 鱼类延长毒性 14 天试验
    GB/T 21814-2008  工业废水的试验方法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
    GB/T 21854-2008  化学品 鱼类早期生活阶段毒性试验
    GB/T 21858-2008  化学品 生物富集 半静态式鱼类试验
    GB/T 27861-2011  化学品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
    GB/T 31270.12-2014 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 12 部分:鱼类急性毒性试验
    GB/T 35517-2017 化学品 鱼类生殖毒性短期试验方法
    GB/T 35515-2017 化学品 鱼类雌激素、雄激素和芳香酶抑制活性试验方法GB/T 31270.12-2014 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 12 部分:鱼类急性毒性试验
 
近十几年来,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,转基因斑马鱼也逐渐应用于水质监测,其对污染物的作用反应快,可在短时间内调查水污染状况或用于特定污染物的检测。将目标质粒注射到斑马鱼体内,斑马鱼经过筛选得到稳定的转基因品系,通过观察荧光蛋白可以用来快速检测不同的环境污染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