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城晚报讯 记者从13日结束的全国第二届全国斑马鱼学术研讨会上获悉,模式生物斑马鱼有望代替细胞模型,模拟人类重大疾病,为寻找治疗药物提供了高效的筛选模型。
据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张文清介绍,作为一种可以用于人类疾病研究的模式生物,斑马鱼有很多独到之处。“斑马鱼本是一种观赏鱼,身长只有3-4厘米,”张文清介绍说,“但斑马鱼也属脊椎动物,且与人的基因相似度高达87%。”这意味着在斑马鱼身上做实验的结果,在大多数情况下也适用于人体。
“此前一般是从细胞内筛选药物,再到小白鼠身上做实验,测试安全之后才应用于临床。”张文清表示,以细胞模型检测药物有效性的筛选过程效率比较低下,“一百万种药通过细胞模型,只能筛选出一到两种药物进入市场。”相比之下,作为系统生物的斑马鱼则大大提升了筛选效率。“大约250种药在鱼身体上实验,便有一种能够进入市场。”
除此之外,斑马鱼的胚胎很透明,24小时内就可发育成形。“科学家不用解剖,就能直接在显微镜底下实时观察胚胎的发育过程,同时做活体观察也十分方便,”张文清说,“这些很难在小白鼠等模式动物上做到。”
据统计,迄今已鉴定的3000多种斑马鱼突变体,可模拟人类贫血、耳聋、视网膜变性、肌无力症、恶性肿瘤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,为寻找相关疾病治疗药物提供了高效的筛选模型。“目前已经建立了4个可应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的人类疾病斑马鱼模型,其中就包括白血病模型。”张文海说。
作者:林世宁 李越 李淼